18605483306
產(chǎn)品中心
當前位置:首頁產(chǎn)品中心煤礦用防爆門礦用避難硐室防爆門BMF900*1800避難硐室防爆門
產(chǎn)品型號:
更新時間:2025-05-19
廠商性質(zhì):代理商
訪問量:18
0538-8700565
產(chǎn)品分類
煤礦用防爆門
相關文章
核心要求:防爆門需安裝在避難硐室入口的最外側(cè),作為第一道安全屏障,直接承受外部沖擊載荷。兩道門(防護密閉門 + 密閉門)需呈串聯(lián)式布局,間距通常不小于 3.0 米,形成 “緩沖密封帶"。
典型場景:對于永 避難硐室,防爆門(防護密閉門)應位于硐室入口巷道的直線段,避開彎道、變坡點等易積聚沖擊波的位置。
安裝禁忌:不得在地質(zhì)構造復雜(如斷層帶、破碎帶)、巷道支護薄弱或易發(fā)生片幫冒頂?shù)膮^(qū)域安裝防爆門,避免因圍巖變形導致門體結構失效。
圍巖要求:安裝位置的巷道圍巖需穩(wěn)定,建議選擇巖層或整體支護強度高的區(qū)域(如錨網(wǎng)索 + 混凝土噴漿支護段)。
寬度要求:防爆門的寬度需比巷道凈寬小 200~300 毫米,確保門框兩側(cè)預留足夠的混凝土澆筑空間(通常不小于 150 毫米),以增強固定強度。
高度要求:門體高度需與巷道凈高匹配,一般門框頂部距巷道頂板不超過 500 毫米,避免因頂板下沉擠壓門體。
開啟方向:防爆門必須向外開啟(朝向巷道方向),確保在井下正常通行時不占用硐室內(nèi)部空間,同時在爆炸沖擊波作用下,門體因受壓而自動緊閉,增強密封性能。
逃生便利性:門體開啟角度不得小于 90°,且前方 1.5 米范圍內(nèi)不得有障礙物(如設備、物料堆積),確保人員緊急撤離或救援隊伍快速進入。
混凝土澆筑固定:門框需嵌入巷道墻體,嵌入深度不小于 300 毫米,且四周需用 C30 以上強度的鋼筋混凝土澆筑(鋼筋直徑≥12 毫米,間距≤200 毫米),形成整體式結構,避免門框與墻體間出現(xiàn)裂隙。
錨桿輔助固定:對于巖巷,可在門框周邊鉆孔安裝錨桿(直徑≥20 毫米,長度≥2.0 米),錨桿間距≤800 毫米,與混凝土共同作用增強門框抗拔力。
周邊密封槽:門框四周需預留密封槽,槽內(nèi)嵌入橡膠密封膠條(截面尺寸≥20 毫米 ×30 毫米),膠條需連續(xù)無斷點,確保門體關閉后與門框緊密貼合,泄漏率≤0.1 立方米 / 小時(測試壓力 500Pa)。
底部防漏設計:門體底部需設置凸臺或密封條,與巷道底板間隙≤2 毫米,防止爆炸后的粉塵、水通過底部縫隙滲入硐室。
遠離通風口:防爆門不得直接正對硐室的進風口或排風口,避免爆炸沖擊波通過通風管道倒灌至硐室內(nèi)部,建議與通風口水平距離≥5 米。
泄壓裝置聯(lián)動:若防爆門配備泄壓閥,需與硐室內(nèi)的壓力傳感器聯(lián)動,當內(nèi)部壓力超過設定值(如 300Pa)時,自動開啟泄壓閥,防止硐室因正壓過高影響人員呼吸。
反光標識:門體外側(cè)需粘貼熒光反光標識(如 “避難硐室" 字樣),尺寸不小于 300 毫米 ×200 毫米,確保在黑暗環(huán)境中可見。
應急照明:門體附近(5 米范圍內(nèi))需安裝防爆型應急照明燈,照度≥10 勒克斯,保證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能清晰識別門體位置及啟閉狀態(tài)。
靠近作業(yè)區(qū)域:安裝位置需位于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安全通道內(nèi),距工作面的距離應在 500~1000 米范圍內(nèi),便于人員快速撤離。
避開回風道:不得安裝在回風巷道中,防止爆炸后有毒氣體通過回風系統(tǒng)聚集在門體附近。
巖層深度要求:對于埋深較大的永 硐室,防爆門需安裝在井筒或主要巷道的連接處,且門體所在區(qū)域的巖層厚度≥10 米,以降低地表沖擊波對硐室的影響。
沖擊波模擬測試:通過爆破試驗或壓力機模擬 1.0MPa 沖擊波載荷,門體變形量≤5 毫米,密封處無氣體泄漏。
正壓密封測試:向硐室內(nèi)充入 500Pa 正壓,30 分鐘內(nèi)壓力下降≤100Pa,確保密封系統(tǒng)有效。
上一個:BMF900*1800礦用避難硐室防爆門
下一個:避難硐室防爆門密閉門
服務熱線18605483306
掃碼加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