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殼式油冷器在長期運行中可能因介質腐蝕、流體沖刷、安裝不當或維護不足等原因出現故障,以下是常見故障類型、原因及處理方法:
換熱管內外結垢
流體流速過低
內部短路或旁流
介質泄漏混合
清洗除垢:油側用化學清洗劑(如堿性除油劑)循環沖洗,水側用酸洗(如檸檬酸)或高壓水射流清除垢層;
檢查流速與壓力:修復或更換泵,確保油速≥0.5m/s、水速≥1.5m/s,維持湍流狀態;
修復內部結構:緊固折流板、更換磨損管束,或在殼體與管束間加裝密封條減少旁流。
換熱管損壞
密封失效
管路堵塞
折流板變形或移位
介質黏度異常
疏通管路:拆開管箱,用通球法(直徑略小于管徑的橡膠球)清理堵塞的管程;殼程可通過反沖法(從出口通入高壓油或水)清除雜物。
加固折流板:更換加厚折流板,或增加折流板數量(縮短間距),減少振動變形風險。
預熱或過濾介質:啟動前預熱潤滑油至適宜溫度(如 40℃以上),冷卻水管路加裝過濾器(精度≤50μm)攔截雜質。
流體誘導振動
機械安裝問題
故障類型 | 常見原因 | 處理措施 |
---|
管束凍裂 | 冬季停機后未排凈冷卻水,水結冰膨脹撐裂換熱管(尤其碳鋼 / 銅管易凍裂) | 停機前放空存水,必要時充氮保護 |
法蘭腐蝕 | 法蘭材質與介質不匹配(如普通鋼法蘭接觸酸性油),或墊片腐蝕失效 | 更換耐腐蝕法蘭(如不銹鋼)或墊片 |
溫度計失靈 | 測溫點位置不當(靠近進出口彎頭),或傳感器被油泥覆蓋導致測溫滯后 | 調整測溫點至流體穩定區域,定期清理 |
定期監測與記錄:
制定清洗周期:
介質品質控制:
備用設備輪換:
通過針對性排查與維護,可有效降低管殼式油冷器的故障發生率,延長設備壽命并保障系統穩定運行。